留置室防撞软包安装的工艺标准,分核心流程与关键指标说明:
一、基层处理标准(安装基础)
墙面找平
清除浮灰、油污,凹凸处用水泥砂浆填补,确保平整度误差≤3mm。
满铺轻钢龙骨(间距≤400mm)+9mm阻燃木工板,接缝填充隔音棉。
防潮处理
潮湿区域涂刷纳米渗透型防潮底涂,预埋防撞硅胶马桶支架。
二、定位与骨架安装
弹线分格
按软包规格(常规1200×2400mm或1250×2450mm)弹网格线,错缝排版,立面垂直误差≤2mm。
卡扣系统固定
踢脚线贴地安装,中线条底座用防锈螺丝固定于木工板,间距≤300mm。
三、软包粘贴工艺
双面涂胶
木工板与软包背面满涂环保胶(白乳胶/结构胶),用量300g/m²,静置3-5分钟达最佳粘度。
顺序安装
由下至上按压软包,插入卡槽后持续按压10秒,确保无空鼓、翘边。
四、特殊节点处理
阴阳角工艺
软包背面开90°内斜槽,直接弯折贴合墙角,避免使用额外收边条。
接缝密封
硅胶收边条嵌入卡扣底座,接缝注胶密封,缝隙≤1mm。
五、功能性验收标准
六、常见问题规避
基层返潮:环境湿度>85%时暂停施工,涂刷防潮底油后通风24小时。
色差控制:同一房间使用同批次软包,切割边缘需热熔封边。
消防合规:软包与灯具距离≥50cm,避免热源直射。
工艺依据:
防火标准:《GB 8624-2012建筑材料燃烧性能分级》;
防撞验收:《纪检监察机关谈话室建设标准》附录C。
建议全程留存基层处理、卡扣安装等隐蔽工程影像记录。
管理员
该内容暂无评论